第1678章 王朗
孙策站在将台之上,观看将士们操练阵法。 这些都是官渡之战后新补充的士卒,经过半年多的训练已经粗具规模,距离精锐只缺几次大战。但孙策并不想立刻将这些子弟兵拉上战场淬炼。江东人口不如中原,精壮损失过多会动摇他的根基,伤亡抚恤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,迫使他慎重对待每一次战事,不敢掉以轻心。 张纮从远处走来,来到将台之下,停住脚步。孙策打了个手势,示意他上来。张纮这才上了将台,站在孙策身后,尽可能不让将台下正在演练的将士看到他的身影,然后将陪赵温游览的经过说了一遍。 孙策静静地听着,没有做任何评价。等张纮说完,他侧了侧身。 “先生,让赵温随你回南阳吧,让他慢慢想。” “喏。”张纮应了一声,又道:“将军准备去青徐吗?” 孙策点点头。“青徐损失比较大,要尽快恢复,我要去看看。这几年很关键,能不战则不战,能小战不大战,等家底厚实些再战不迟。荆州的事就托付给先生和公瑾。” 张纮躬身领命。“将军离开吴郡,谁统兵镇守江东?” “我想将阿舅调回来,先生以为如何?” “吴九江是将军的阿舅,信任自然是没有问题,但他为人仁厚,若有人托请,怕是不能拒绝。” 孙策点了点头。他也担心这个问题。吴景是自己的舅舅,信任自然是没有问题的,但他是个老好人,如果宗族故旧有什么托请,他未必抹得下脸拒绝。久而久之,江东可能会被这些亲戚搞得一塌糟。也正因为此,他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做出决定,还是要和张纮商量。 “先生可有合适的人选?” “杜伯侯,满伯宁,二者选一。依资历和政绩,杜伯侯更适合。荆州世家豪强也整治得差不多了,剩下的事留给其他人处理也可以。” 孙策点点头。杜畿也是他计划中的人选,满宠当然也是,但豫州的事还没处理完,这时候调离满宠并不合适。“那谁来接任荆州刺史,先生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?” “将军还记得王朗吗?” “他?”孙策皱了皱眉。他对王朗的印象并不好。 “将军,王朗是个读书人,可能有点迂腐,但他并不是一个奸恶之人,能力不如杜伯侯也无妨,为他配备几个干吏就是了。将军要重整徐州,首先要从收拾人心开始。王朗是陶谦安排给陶应的心腹,将军不将他调离,如何能掌控徐州?” 孙策权衡了片刻,点点头。“先生说得有理,那就这么办。” —— 正月末,孙策起程离开太湖,楼船沿松江东行入海,又沿着海岸线一路北行。中途,在一个风平浪静的晴天,他又演示了一次楼船在海平面上渐次消失的情景,让随行的军谋处亲眼见证了一番。这些年轻人都是他将来的倚仗,让他们有点直观的认识非常有意义。 十余天后,船到江都。陶应赶来迎接,王朗也在随从之中。陶应主持下邳、广陵两郡事务,王朗作为他的得力助手,实际上担任了下邳相的职务。不过他这个下邳相做得并不舒心,他学问很好,道德也不错,剿匪却非其所长,比陶应还要差一大截,所以他的任务就是镇守后方,为陶应筹集粮食。 见到孙策时,王朗脸色很憔悴。决定了要调王朗为荆州刺史后,孙策就详细了解了王朗的情况,对他此刻的心情一清二楚。这些读书人擅长的是教化,不是治乱,在治世,他们如鱼得水,可以安安稳稳,一路直到公卿,在乱世,他们的作用非常有限,在生存和道义之间依违不定,心理上也备受煎熬。 “王君辛苦了。”孙策欠了欠身,脸上却带着一丝调侃的笑意。“仲允对我说了,没有王君的配合,他简直手足无措。” 王朗很尴尬。“将军谬赞,愧不敢当。朗本书生,不谙案牍之务,蒙故使君所托,不敢有辞。如今将军亲临青徐,朗终于可以卸任了。” 陶应吃了一惊。“景兴兄,你要请辞?” 王朗看看陶应,很是无语。陶应的反应也太慢了,孙策本人亲临徐州,你们兄弟还要分割徐州吗?他躬身施礼。“府君有所不知,我年前收到师门之邀,只是下邳尚未安定,不敢有辞。如今孙将军临鄙州,太平可期,我也可以放心了。” 孙策也有些惊讶。“王兄的师门是哪一家?” 王朗抬起头,不紧不慢地说道:“弘农杨家,故太尉伯献公是我的授业恩师。” 孙策哑然失笑,心里却绷起一根弦。杨彪约王朗去干什么?研究学问还是拉帮结派?弘农杨家、汝南袁氏,这是大汉唯二的四世三公,门生故吏遍天下,这些人如果集结起来,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势力。再和袁衡、袁权绑在一起,这就有点可怕了。 “是杨公文先邀你去太湖?” “正是。” “他有没有说干什么?” “说是将军委托他研究官制演变,朗不才,略通《周官》,故蒙相邀。” 孙策点点头。这么说杨彪还是知道轻重的,只是邀王朗去做学问。这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,王朗政务能力一般,学问还是很扎实的,是个真正的学者,他的儿子王肃后来还创立了王学,和郑玄所创的郑学相抗衡。既然如此,那就让他去做学问吧,荆州刺史另外再选一个人。 孙策笑道:“看来还是杨公出手比较快。既然如此,仲允,你就别强人所难了,王君要做的三立之业,你把他当老吏,案牍劳形,太可惜了。” 陶应很无奈,只好点了点头。王朗的师门邀他去做学问,他是不好阻拦的。见他为难,孙策顺势提出,为陶应换一个富庶安逸之郡,这广陵、下邳的烂摊子就别管了,九江、庐江都不错,你选一个。陶应正中下怀,考虑了半天,决定去九江。九江不像庐江多山,境内比较安定,又是通往江东的必经之地,来往商旅多,经济情况要好得多。 孙策慨然应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