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杀王刺驾
曹皇后这么一说,贼人要刺驾,赵祯这才大急起来。 惊弓之鸟的赵祯坐立不安,他开始害怕了。 外面这帮人,正拿着武器寻找自己。 一旦找到赵祯所在之处,后果孰难预料。 楚王谋反有过这一出了,皇城司令狐云龙又闹腾过。 现在又来了个杀驾刺王,敌人来历不明,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,赵祯慌了。 而曹皇后则出奇的镇定,曹皇后是谁,那可是将门之后。 虽然她没有曹小梅的拳脚功夫,也不会骑马射箭。 但将门虎女,这种阵势她丝毫不惧。 祖父乃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功臣曹彬,伯父是曹玮和曹灿,都是守卫边关的名将。 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,是以她镇定自若的吩咐宦官和宫女们防御。 庆历八年是个闰正月的年份,正月十五闹花灯,这时候早就有了。 这个元宵节石小凡正在唐州赈灾,而赵祯在京城大肆操办。 宫内张灯结彩,宫外喜庆热闹,夜市通宵达旦。 到了闰正月十五,赵祯还想再闹一次元宵,被曹皇后劝住了。 曹皇后的理由很充分,过灯节容易失火,前几日江宁府刚失了火。 一把大火烧的鸟蛋精光,宫中张灯结彩闹元宵,乱哄哄的容易出事。 还有,赵元昊刚死,前几日西夏使者来访,咱们这时候再大操大办的闹元宵,不免会让西夏人认为咱们有幸灾乐祸之嫌。 还有就是闹元宵铺张奢靡,陛下虽然富有四海,然还得勤尚节俭的是。 赵祯一听也是这么回事,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。 但是,上次的元宵节,已经给了颜秀等人机会。 颜秀他们,就是趁着上次元宵节,查看到宫中何处有云梯,何处能翻过墙进去皇宫后苑。 这给他们提前踩点,提供了机会。 颜秀他们杀红了眼,偏偏就是找不到皇帝和皇后的寝宫。 于是,颜秀心生一计,他看着长廊挂着的灯笼:“兄弟们,放火!” 他想用火势把赵祯引出来,一点火宫中就会火起。 古代建筑可都是土木结构,见火就着。 一旦着火,那些太监宫女们最先营救的是谁,自然是皇帝。 这样,他们就可以找到赵祯的所在之处,这条计策不可谓不毒。 可曹皇后洞若观火,她早已想到了敌人会用这个方法,于是她事先吩咐那些惊慌失措的太监和宫女们:“阿秋,你去带人准备好水罐。 若是贼人敢放火,你们及时扑灭。 他们在那儿点火,你们到哪儿救火。 记住,别让贼人发现你们。” 此时殿外早已乱做一团,曹皇后身边的宫女阿秋点了点头,点了几个宫女太监,一起找了些水罐,准备到外面救火。 剩下的太监宫女二十多人缩在坤宁宫内,众人哭哭啼啼,惊恐万状。 就连赵祯也是心头怦怦乱跳,他也不知道这伙贼人一旦闯进来,会对自己怎么样。 曹皇后倒是镇定自若,她怒吼一声:“慌什么!有我在,天塌不下来!” 不知怎地,这一声暴喝,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。 似乎,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,没错,曹皇后的镇定让众人感到心安,他们觉得自己有了主心骨。 包括赵祯,原本慌乱至极的他,看着凌然不惧指挥若定的曹皇后,心中竟也大安了起来。 看着众人都安静了下来,曹皇后又指挥道:“大家把门锁好,小喜子,你去宫外,火速去调遣王守忠,让他带兵进宫护驾。 陛下,请您拟一道圣旨。” 小太监们立刻利索了起来,不多时拿来了圣旨和笔。 赵祯沉吟了一下,写下了四个字‘宫变,护驾!’然后,在圣旨上盖上了玉玺。 曹皇后把圣旨塞进了小喜子的怀里,拍着的他的肩膀:“从偏门走,你个子矮小,西北角的清平阁后面的破洞,你是知道那个地方的。 那里可以钻出去,记住,万事小心,千万别被贼人发现了。” 太监何承用不禁又问:“皇后娘娘,为何不走南宫门?” 曹皇后回头冷冷的看着他:“贼人情况未明,你怎知不是南宫门的侍卫造反。” 一句话,噎的何承用低下头,乖乖的退到了一边。 小喜子拿着圣旨,跪下对曹皇后磕了几个头,然后悄悄开了殿门,溜了出去。 曹皇后的镇定自若有条不紊,使得众人暗自佩服。 唯有赵祯,他怀疑的看着曹皇后,疑窦丛生。 曹皇后心中雪亮,她知道赵祯为什么猜忌她。 当下她慌忙跪下,对赵祯说道:“陛下恕罪,清平阁后面有个破洞,陛下是想知道臣妾是如何得知的吧。” 赵祯确实在怀疑这个,就连皇宫后苑有个进出自如的破洞你都知道。 你还瞒着我什么,这件事细思极恐。 皇宫都能进出自由了,你这个皇后若是背着我干什么事,如何提防。 不过赵祯虽然怀疑,但终究是没有说出口。 他不问,曹皇后就自己回答:“回陛下,臣妾也是刚刚得知。 前几日,小喜子伙同两个太监,偷盗宫里的器物,偷偷拿到宫外去贩卖。 他们为了掩人耳目,在清平阁后面挖了一个小洞。” 赵祯知道,皇宫西北角的清平阁那边人迹罕至,荒草从生。 平日很少有人去那边,没想到宫里居然有人偷东西。 要知道,皇宫里任何一样器物,在外面可都是价值连城的。 “然后呢?” 赵祯冷冷的问。 曹皇后有些犹豫:“小喜子他们偷了两次,后来被臣妾的人发现,抓了个正着。 臣妾、臣妾,私自赦免了小喜子的罪名。” “你赦免小喜子,为的是培养你在后宫的势力。 你抓住了小喜子的把柄有赦了他,所以他会对你如此死心塌地,是也不是?” 如果石小凡在,一定会把赵祯骂个狗血淋头。 外面杀你的人你不去怀疑,救你命的人你反倒疑心重重。 “不不不、不是的陛下,小喜子母亲病重,这才铤而走险。 他们三个人中,哪两个已经被臣妾给处置了。 臣妾是念在他一片孝心,这才、这才私自赦免了他。 此事不过是上个月的事,臣妾也是刚刚得知,还请陛下明鉴。”